365娱乐场体育投注

对政协云南省十一届五次会议第353号提案的答复

设置字体大小:【 】 【打印】 【页面调色版  发布时间:2017-09-26 点击次数:


政协云南省十一届次会议

第 353号提案的答复

 

段昌群委员

提出的关于积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的建议,已交由省林业和省发改委、省环保厅研究办理。现就涉及林业事项答复如下:

云南地处国际国内6大江河水系源头或上游,是全国重点林区,生态区位重要,生物多样性富集,在全国生态文明战略中担负着建设生态文明排头兵和祖国西南生态安全屏障的重任。全省林地面积39106.6万亩,占全省国土面积的68%;森林面积34103.4万亩,森林覆盖率59.3%,居全国第7位,活立木总蓄积量19.13亿立方米,森林蓄积量18.95亿立方米,居全国第2位。全省8公顷以上的湿地面积约56.35万公顷,其中自然湿地39.25万公顷,占全省国土面积的1.02%全省已建各种类型、不同级别的自然保护区159处,总面积284.64h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7.4%,自然保护区数量位居全国第6位,自然保护区面积位居全国第9位;全省有高等植物18340种,脊椎动物2045种,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22种,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14种。通过不懈的努力,林业建设成效显著,全省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生态资源优势进一步凸显。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就生态文明建设、林业改革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赋予了林业新的使命和任务。目前,国家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提出了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发展、脱贫攻坚等国家战略,这些战略都蕴含着巨大的历史机遇。如何将云南的生态文明建设与这些国家战略无缝对接,抢抓历史机遇,充分融入其中,是全省林业工作者一直在思考、探索的问题。您在建议中提出的"主动服务融入国家战略大布局中,在积极主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布局中把我省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为我们提出了一个很好思路,也是非常适合云南省情、林情的建议。您提出的三个切入点,是我们目前工作的重点、要点,也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一、深刻领会、提高认识,准确把握林业发展的战略机遇

目前,全省生态建设进入一个新态势,在国家发展战略大背景下面临4大发展机遇。深刻理解这些战略背景、发展机遇的要义、内涵,是我们准确把握方向,确保不断前进的保证。

(一)生态文明建设为林业发展带来重大历史机遇

习近平总书记对生态文明建设和林业改革发展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中特别指出,林业建设是事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性问题。森林作为陆地生态的主体、自然生态系统的顶层、国家民族最大的生存资本,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建设生态文明中的地位作用更加凸显。2013年,国家确定云南省为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示范区。2015年初,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对云南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定位,进一步赋予云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地位和特殊使命。20158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实施意见》,吹响了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的号角,林业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

(二)国家"一带一路"及"长江经济带"建设的战略机遇

"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是国家重大发展战略,云南是两大发展战略的交汇点。国家发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提出,在投资贸易中突出生态文明理念,加强生态环境、生物多样性和应对气候变化合作,共建绿色丝绸之路。《国务院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强化沿江生态保护和修复,坚定不移实施主体功能区制度,率先划定沿江生态保护红线,强化国土空间合理开发与保护,加大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和保护力度,构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

(三)国家践行新发展理念为林业发展带来新机遇

坚持绿色发展,是我国发展理论的重大创举,是对我国国情和世界发展潮流准确深刻把握做出的战略抉择,林业是践行五大发展理念、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体现。绿色发展要求林业承担起筑牢生态安全屏障、夯实生态根基的重大使命,加大力度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系统,从根本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保障国家生态安全,增强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能力。绿色发展要求林业承担起创造绿色财富、积累生态资本的重大使命,提供更多优质的生态产品,不断提高森林、湿地、荒漠、生物多样性等生态服务价值和公共服务能力。绿色发展要求林业承担起引领绿色理念、繁荣生态文化的重大使命,大力提升保护自然、热爱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意识,培育公民生态价值观,推动全社会形成绿色循环低碳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努力创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人文财富,为谱写美丽中国云南新篇章作出新贡献。

(四)国家实施扶贫攻坚的重大机遇

林业是农民增收致富的主要渠道之一,是实施精准扶贫、长效扶贫的重要手段。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扶贫开发工作,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举全省之力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实施生态建设工程,提高我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地区的森林覆盖率,把绿水青山和金山银山统一起来,把改善生态环境与增加贫困群众收入结合起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提出"发展特色产业脱贫"、"结合生态保护脱贫"等精准扶贫方略,赋予林业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使命,对林业发展既是挑战,更是重大机遇。

二、构筑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为长江经济带发展提供生态支撑

云南位于长江经济带上游金沙江流域,金沙江云南境内长1560公里,涵盖我省的迪庆、丽江、大理、楚雄、昆明、曲靖、昭通等7州市,国土面积18.12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国土面积的46%,金沙江流域森林覆盖率为56.71%,森林面积1.55亿亩,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生态地位突出。各级林业部门为打造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坚持规划引领,为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提供抓手

为加快我省的生态文明建设步伐,省政府与国家林业局签署了《加快林业生态安全屏障和生物多样性宝库建设战略合作协议》、《加快推进云南争当全国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为我省长江经济带林业生态保护与绿色发展夯实了基础。为将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落到实处,省林业厅除编制了《云南省生物多样性宝库和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规划(2011-2020年)》外,还组织编了《云南省长江经济带森林和自然生态保护与恢复规划》,另外协助省发改委编制了《云南省长江经济带发展实施规划》、《云南金沙江开放合作经济带发展规划(2016-2020年)》等文本,绘就了长江流域生态建设规划蓝图,为打造长江中上游长江生态屏障提供了有力的抓手。

(二)加大投资建设力度精心打造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

一是生态治理取得成效在金沙江流域,深入推进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森林抚育、防护林建设、石漠化治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效益补偿等国家重点生态工程,启动实施了低效林改造、陡坡地生态治理、农村能源建设等具有云南特色的生态建设工程。经统计,近二十年来,7州市营造林共计6992万亩,其中造林2504万亩,封山育林、中幼林抚育、低效林改造等完成4488万亩。"十二五"期间,林业共投入建设资金141亿元,2016年投入建设资金38.33亿元,增幅超过全省平均水平。重点工程建设方面,仅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及陡坡地治理下达流域7州市206.26万亩,经测算工程实施期间将累计投入资金近31亿元,有效的支持了区域的生态建设和发展。二是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进展。在全国率先开展极小种群物种保护、野生动物公众责任保险工作,组织编制了滇金丝猴、黑颈鹤、巧家五针松等保护行动计划。截至目前,区域内建有各类保护区99个,其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10个,省级自然保护区16个,国家森林公园17个,有效的保护了滇金丝猴、黑颈鹤和巧家五针松等一大批珍稀物种及其栖息地。区域内湿地面积28万公顷,建有国际重要湿地4处,国家湿地公园4处。三是国家公园建设取得突破积极探索与国际接轨且兼具云南特色的国家公园建设和发展道路,在全国实现"五个率先"率先开展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率先建立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率先初步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率先实现第一部国家公园管理体制地方立法-制定了《云南省国家公园管理条例》率先成为国家公园建设典范。目前,金沙江流域建立了梅里雪山、普达措、哀牢山、大山包等6个国家公园,是全省建立国家公园最密集的区域。

(三)坚持绿色理念通过产业发展助力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建设

林业既是关乎经济社会发展的公益事业、基础产业,也是推动农村经济加快发展、促进贫困群众精准脱贫的支柱产业、主导力量。金沙江流域是我省贫困重点县集中的区域,立足自然资源优势,发展林业特色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助推脱贫攻坚,也是建设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内容。目前,金沙江流域木本油料基地种植面积2392万亩,其中核桃2204万亩,花椒188万亩。经统计,2016年,区域7州市林业总产业值达到675.94亿元,成为农民增收的重要渠道。鲁甸县小寨镇小雨点花椒种植专业合作社共有社员90多户,种植花椒1700多亩,社员人均收入1.07万元,成为习近平总书记"小小花椒树、致富大产业"寄语的真实写照。

(四)加强森林保护工作,聚力打造长江中上游生态屏障

一是森林防火取得良好成绩。森林防火工作是建设生态文明、维护生态安全的重要工作。2016年,金沙江流域共发生森林火灾16起,受害森林面积73.1公顷,火灾发生数和森林受害面积为历年最少。为做好森林防火工作,特别是加强行政交界各州市在相邻区域都开展了森林防火联防工作,迪庆州与四川甘孜州两州六县,丽江市宁蒗、华坪两县与四川攀枝花市相邻县都建立了森林防火联防机制。二是森林病虫害。由于云南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以及极具丰富的易感病树种植物,重大外来有害生物的入侵在持续加剧,对云南省森林生态安全的威胁也在加剧。2016年,金沙江流域森林病虫害发生面积292.41万亩,防治面积282.33万亩,防治率达到96.55%20133月,昭通市盐津县发生松材线虫病;2015年我省连续两次截获从四川违规调运携带松材线虫病疫木。为有效遏制松材线虫病扩散蔓延,保护云南、四川两省森林资源和生态安全,20161月,滇、川两省林业部门在四川省宜宾市召开松材线虫病联防联治座谈会,共谋松材线虫病防治策略和协作机制;2017年,两省签订了《2017年川滇两省重大林业有害生物联防联控联治工作方案》。通过不懈的努力,有效阻截了有害生物的入侵,为森林生态安全提供了保障。

深度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创造珠江源头良好生态环境

在省委、省政府的安排部署下,各级林业部门深度参与泛珠三角区域合作,积极参加泛珠三角区域合作行政首长联席会议,发挥行业优势,提出林业重点合作推进事项,为保护珠江上游生态环境做出贡献。

(一)泛珠区域探索建立珠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积极探索建立珠江流域下游对上游地区、开发地区对保护地区、生态受益地区对生态保护地区的生态补偿机制,设立专项生态补偿资金,重点支持流域内公益林建设和生态补偿,开展上下游湿地生态效益补偿合作试点,按照"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采取资金补助、定向援助等方式,加快上游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提高生态服务保障能力,逐步形成由生态环境受益者和损害者付费、生态环境建设保护者获得合理补偿的良性运行机制。

(二)泛珠区域森林防火联防合作。积极推动泛珠区域滇桂黔三省森林防火联谊合作,修订完善联防制度,建立健全联防机制,不断加强边界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基础保障能力。

(三)泛珠区域自然保护区联防合作。积极推进泛珠区域滇桂黔片区跨省自然保护区联发合作,定期召开自然保护区的合作会议,深化三省区自然保护区合作交流工作。

(四)泛珠区域边界林地纠纷调处合作。加强边界山林纠纷调处管理,开展边界山林纠纷调处管理研究,妥善处理边界地区山林权属纠纷矛盾,维护边界地区社会和谐稳定。

(五)泛珠区域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合作。"云、贵、川、渝、藏林业检疫联合执法专项行动"的基础上,联合广西,加强对国际检疫对象松材线虫的防控,防止松材线虫病的传播。

(六)泛珠区域林业产业合作。加强泛珠区域产业合作进一步加强林业产业统一规划,加大林业产业招商力度,增强区域内支持林业企业发展的体系化建设。

(七)泛珠区域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积极开展人力资源开发与合作,通过"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及云南省技术创新人才"培养计划和林业重大项目的实施培养各类林业高层次人才,将云南建成为面向东南亚和南亚的林业人才中心,泛珠三角区域交流与合作的平台。

(八)泛珠区域石漠化综合治理树种选育研究合作。积极开展石漠化综合治理树种选育的合作研究,加强在马尾松、云南松高产脂优树无性系和马尾松、云南松优良无性系品种等树种选育研究合作。

下一步,我们将继续与珠江流域各兄弟省份拓宽合作领域,提高合作水平,形成合作互动、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格局,拓展区域发展空间,共创珠江生态保护的美好未来

打造边境生态安全屏障,服务辐射中心建设大局

省与越南、老挝和缅甸毗邻,与泰国、柬埔寨、孟加拉国和印度相近,边境线长4060千米,约占我国陆地边境线的1/5涉及到云南省8个州(市)25个边境县是中国通向东南亚、南亚陆路最便捷的国际通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的重要门户,面向南亚东南亚的辐射中心。我省有澜沧江、红河、怒江、伊洛瓦底江等国际河流流出边境,与南亚东南亚"共饮一江水"。我省边境地区生物多样性富集,森林覆盖率达67.58%,望天树、龙脑香、亚洲象等我国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仅分布于此,是全国热带雨林分布面积最大的区域,也是我国生态服务功能和生物生产力最高的区域,对维护国家生态安全意义重大。为做好沿边生态环境保护,特别是我省边境地区的生态安全工作,20167月,省林业厅组织专家开展了云南省边境地区生态安全评估,并形成报告,为我省下一步开展边境地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一)突出绿色发展,着力打造边境生态屏障

十八大以来,各级林业部门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将边境地区作为林业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在边境地区实现了生态重点工程全覆盖,边境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保护与恢复,生态质量得到提高。根据相关政策,边境25县中,仅怒江、西双版纳2州的6个县实施了天然保护工程,其中天保一期工程管护面积2622万亩,投入资金4.52亿元,天保二期工程管护面积2679.22万亩,已投入资金2.3亿元。边境25县实施一期和新一轮退耕还林还草工程134.8万亩,加上配套荒山荒地造林和封山育林,面积达813.91万亩,累计投入资金32.8亿元。此外,在边境地区还实施了石漠化综合治理、陡坡地生态治理、森林抚育等工程。全省第四次森林资源调查显示,截至2016年,边境地区25县的林地面积达713.09万公顷,较10年前增加24.08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79.02%;森林面积达到609.87万公顷,较10年前增加17.82万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7.58%,高于全省59.3%和全国平均水平21.66%,最高的景洪市达84.99%25县活立木蓄积量6.69亿立方米5.56亿,较10年前增加1.13亿立方米,占全省的34.97%,全国的4.1%。通过持续的生态建设,为我省边境地区构筑了一道坚实的生态屏障。

(二)加大保护力度,生物多样性保护成效显著 

启动实施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建立了全省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先后发布了《丽江宣言》、《腾冲纲领》和《版纳约定》,基本构建了云南生物多样性保护体系。截至2016年,边境25县已经成立各种级别、类型的保护地31个,总面积达135.63万公顷,占边境地区土地总面积的15.02%,高于全省平均水平一倍。其中:各级自然保护区面积109.51万公顷,占国土面积的12.54%,国家级、省级、州市级、县级自然保护区占保护区总面积的比例分别是73.85%14.23%3.44%8.48%。使我国面积最大的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得以保存,对保护边境一线的国土和生态安全发挥了重要作用。另外,边境地区还建立了西双版纳、南滚河、怒江大峡谷和独龙江等4个国家公园,为我国探索建立国家公园体制、研究自然资源的保护与利用进行了先行试点。

在全国率先启动实施"极小种群物种拯救保护工程",20092016年累计投入965万元,针对边境地区的华盖木、滇桐、毛枝五针松、大树杜鹃等20种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亚洲象、羚牛、白眉长臂猿、西黑冠长臂猿、怒江金丝猴、绿孔雀等14种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开展了保护工作,在加强就地、近地、迁地等多种有力措施的保护下,以边境区域为主要分布区的部分重要物种种群数量稳中有升。如:亚洲象已由过去的150头增至300头左右,新发现了怒江金丝猴、高黎贡白眉长臂猿;建立回归种群华盖木900多株、西畴青冈135株、杏黄兜兰600株,人工繁育云南蓝果树、毛果木莲等3万多株

(三)加强安全体系建设,打造边境地区立体生态安全屏障

一是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安排部署下,边境县市围绕"预防、扑救、保障"三大体系,着手推进"监测预报、火场通信、火场指挥、火灾扑救、林火阻隔、装备水平、宣传教育、综合保障"能力建设。森林防火制度规范不断完善,基础设施和装备建设得到加强,防火经费保障机制初步建立。成立森林防火指挥部25个,组建县级专业扑火队25支,人员750余人;配备林火专职管理人员130余名、护林员2万余名。2009年以来,中央财政安排云南边境补助资金共7700万元,在25个县(市)开展了边境森林防火隔离带和防火通道建设工作,至2016年,已安排建设2323公里;争取中央防火项目11个,投入资金9804万元,争取省级财政资金投入2114万元。此外,为加强边境和邻国行政边界联防,部分县市采取与毗邻国县签订《边境森林防火协议》、立联防会议机制、举行民间森林防火联谊交流会等形式,强化边境沿线森林防火管控,有效控制了森林火灾事故的发生。二是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监测预警和防控体系建设。"十一五"、"十二五"以来,边境地区林业有害生物资金共投入3118万元,其中检疫基础设施建设1343万元,边境地区检疫御灾体系建设项目730万元,林业防治补助1045万元,为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控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基础。三是加强执法,打击野生动植物走私。经统计,近十年来,全省各级森林公安机关共立走私珍稀植物及制品案29起,侦破20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2人,收缴林木232立方米、珍贵树木5481株、珍稀植物制品383件,涉案价值为693.23万元破获各类野生动物及制品案件11094起,打击违法犯罪人员13143人,收缴野生动物40.16万头(只),其中国家一、二级保护野生动物4.56万头(只),野生动物制品43.52万件(张),收缴猎枪猎具16040支(个),收缴物品价值2.15亿元,林政罚款1040.51万元。查获的野生动物及制品绝大部分来源于境外。

(四)加强国际合作,推动跨境生态安全合作机制

为加强边境生物多样性保护,维护典型生态系统,相关林业部门和自然保护区积极开展了跨境合作交流与保护。。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早在2006年就与老挝开展了跨边境自然保护联合行动。200912月,西双版纳保护区管理局与老挝南塔省农林厅签订协议,建立总面积达5.4万公顷的"中国西双版纳尚勇-老挝南塔南木哈联合保护区域;201110月,西双版纳保护区管理局与丰沙里省农林厅签订联合保护区域框架协议,建立面积约5.5万公顷的联合保护区域。十一年来,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项目有效开展,双方共同举办了7次边民交流会,召开了14次项目工作推进会,轮流举办了10次中老跨境生物多样性联合保护交流年会,中方对老挝合作方援助了22件办公及野外调查设备。另外,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怒江管理局与缅甸有关方面签订了"中缅边境资源保护联防协议",共同开展打击偷砍盗伐和偷捕盗猎活动

201112月,红河州河口县与越南老街省召开了"中国河口-越南老街边境地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联防联控双边合作座谈会"。双方就加强边境地区疫源疫病监测、定期开展技术交流、及时通报监测信息达成共识,初步建立了河口-老街边境地区双边联防与交流合作机制,为做好边境联防联控工作探索方法,积累经验。此外,怒江州泸水市、福贡县等都与缅甸地方政府就森林防火签订了相关协议。通过跨边境合作,树立了云南乃至中国的保护形象。

我厅将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加强生态保护和恢复,推进"森林云南"建设,为全省"争当生态文明排头兵"做出贡献。此外,我厅也将积极与省发改委、环保厅等委办厅局加强沟通协作,认真配合开展相关综合规划的编制,将云南融入国家战略、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等理念落到实处,以服务国家战略引领全省跨越,实现国家需求促进云南发展。衷心感谢您们对我省生态建设事业的关心和支持,希望您发挥政协委员联系群众的作用,继续关心和支持生态建设与保护工作,促进当地社区经济和生态保护的协调发展。

 

 

                              365娱乐场体育投注

                             2017713

信息来源(单位名称):赵贵华 | 作者:赵贵华 | 栏目编辑:杨志平 | 栏目审核: 杨志平